我已授權

注冊

當數據變成資產,與金融產品會碰出什么火花?

2020-06-23 09:48:29 經濟觀察網  鄭一真

  未來數據能否和土地、房屋一樣變成一種資產,而當數據成為一種資產,和金融產品結合又有怎樣的想象空間?

  6月21日由清華大學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等單位舉辦的“區(qū)塊鏈與數據要素”云論壇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數據要素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fā)展機遇,成為疫情后全球經濟復蘇與高速增長的新動能,但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需要借助產業(yè)化聯盟的力量解決數據確權、市場流通、隱私保護、有效監(jiān)管等一系列機制體制問題。

  “數據”已經作為五大生產要素之一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的意見》中。這也引爆了市場的想象空間。數據作為資產,在金融市場有哪些應用場景?與會的一位金融機構人士認為,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普惠金融業(yè)務,另一個是供應鏈金融。

  據其介紹,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發(fā)展、個人征信的普及,基于個人信用的普惠金融業(yè)務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而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普惠金融的數據資產。信托公司可以通過開展普惠金融業(yè)務,一方面積累普惠金融客群的大數據,形成有價值的數據資產。第二個是供應鏈金融業(yè)務,以整個產業(yè)鏈為場景,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核心企業(yè)與上下游發(fā)生的信息流、資金流、交易記錄、物流記錄,把這些信息匯總到金融云平臺產生產供銷鏈條上的結構化知識圖譜式的數據,會成為金融精準服務產業(yè)鏈的重要依據,也會形成特定供應鏈金融數據資產。

  “正是因為金融科技的應用,基于產業(yè)鏈的大數據分析,我可以真實看到場景是什么、財務數據、風險成本,可以有效降低供應鏈體系內的企業(yè)融資成本。相比于傳統的盡調、走訪、跟蹤,借助金融科技會更簡單和容易,大幅節(jié)約投資人做判斷的時間,也提高了對它風險判斷的精準度。這樣可以實現供應鏈數據資產價值的最大化! 上述機構人士表示。

  不過,目前數據信托仍在探索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huán)就是數據源企業(yè)的數據確權。

  何為確權?簡單來說,就是數據的所有權到底是誰的,能不能拿出來當做資產設立信托,以及數字資產的成本確認,會計成本上怎么確定。地方政府作為數據的提供方,設立數據信托,還牽涉到設托人的公信力問題,是不是還要避免公共資源謀取商業(yè)利益,還有個人隱私泄露的問題。

  清華x-lab數權經濟實驗室主任鐘宏認為,在數據要素市場流通當中,大家談論最多的問題就是數據如何確權。在歐盟主要的方向是把數據等同于土地、資本。其實數據不同于其他生產要素,數據的確權,有些時候是難以清晰判斷權利權屬的。比如醫(yī)療環(huán)節(jié)當中,患者在醫(yī)院檢查的信息到底屬于患者,還是屬于對診斷結果進行專業(yè)判斷的醫(yī)生,還是提供了相關檢測設備的醫(yī)院,還是屬于作為政府管理部門衛(wèi)健委,其實很難清晰地界定。另外數據要素跟別的生產要素截然不同,它的積累速度非?,正在形成指數級增長。

  而在權屬確定尚在研究的情況下,如何激活數據市場潛能?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部副部長戴建軍指出,可以從實踐出發(fā),在規(guī)范數據采集、處理、隱私和安全保護的基礎上,明確數據數據交易對象,實現數據合法合規(guī)交易。

  中國移動設計院譚敏譚組長認為,隨著數據要素成為與土地、勞動力、技術、資本并駕齊驅的生產要素,未來經濟的生產方式和財富的分配格局都將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數據要素要成為整個信息時代的新生產資料,“確權”是第一步,而區(qū)塊鏈是解決數據確權和交易的必要手段,未來區(qū)塊鏈在B端信息化中,會成為一個發(fā)現非標資產的工具,實現現有銀行體系無法實現的粒度更小的金融服務。

  據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目前信托行業(yè)也正在探索數據信托創(chuàng)新業(yè)務模式。數據信托產品,即委托人將其所有的數據資產作為信托財產,設立信托。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委托機構對數據進行管理和處理,由此產生的增值收益按照信托目的進行利益分配。目前,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數據源企業(yè)作為委托人,將自己產生或者有權合法使用的合格的特定數據委托給信托公司設立產品。第二種模式,政府基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建設智慧城市或者公益慈善等特殊目的的信托,把涉及交通、健康、民生等方面數據委托給信托公司,設定特定目的的信托產品。這兩種模式目前均在非常初期的探索階段,數據如何確權,數據如何定價,產品如何收益,這些都是需要長期探索的問題。

(責任編輯:李悅 )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推薦閱讀

    和訊熱銷金融證券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