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9年第一大股東變更后,第二大農商行——北京農商行股權再次迎來重大變化。
日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北京銀保監(jiān)局已于6月30日批復北京農商行股權變更請示,同意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京投公司”)受讓該行10.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8.7257%。
當前,多家農商行正在A股排隊候場,上海農商行、廣州農商行等頭部農商行IPO近期迎來提速。有市場人士分析,北京農商行連續(xù)調整股權結構,或為謀求IPO掃除障礙,可參考近期上海農商行的股權變更。
關于IPO,北京農商行在2019年年報提出,要穩(wěn)步推進。事實上,早在2012年的年報中,該行就提出IPO為其主線工作,但至今8年仍未有明確進展,股權結構或是“攔路虎”之一。
京投公司受讓近9%股權
北京農商行官網顯示,該行改制成立于2005年10月,是國務院首家批準組建的省級股份制農商銀行,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的金融機構。截止2019年末,資產規(guī)模達到9586億元,是我國繼重慶農商行的第二大農商銀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北京農商行2019年年報發(fā)現(xiàn),該行股權結構較為分散,截至2019年末持股占比超過5%的股東僅有四家,分別為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京金控”)、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國資”)、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首農食品”)和北京千禧世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千禧”),分別持股9.9996%、9.9690%、9.8366%和6.3382%。
根據北京農商行2019年年報披露,截至2019年末,該行總股本為121.48億股。此次,京投公司受讓該行10.6億股股權后,持股占比達到8.7257%。
但公告并未提及轉讓方,尚無法判斷股權轉讓后北京農商行的股權架構。
或為IPO掃除障礙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受讓股權的京投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由北京市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下稱“北京國資委”)出資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年報顯示,北京金控在2019年受讓北京農商行12.15億股股權,繼而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對比該行此前的股東名單可知,轉讓方為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下稱“北京國資中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啟信寶還發(fā)現(xiàn),北京農商行當前的第三大股東首農食品為該行原第一大股東北京國資中心百分百持股,而北京金控和北京國資中心實際控制人均為北京國資委。
對于謀求IPO的商業(yè)銀行而言,加強股權管理,優(yōu)化股權結構,是實現(xiàn)IPO的基礎工作。北京農商行多次變更股權,或亦是為奔赴資本市場做準備。
根據《農村中小銀行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相關規(guī)定,單個境內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關聯(lián)方、一致行動人合計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農村商業(yè)銀行股本總額的10%。
以當前沖刺IPO的上海城市行為例,此前上市之路一直受制于股權問題。7月6日,上海銀保監(jiān)局批復上海農商銀行的股權變更請示,同意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受讓上海國際集團持有的上海農商行4.13億股股份,受讓上海國際集團資管持有該行的3.20億股股份。股權變更后,久事集團持有上海農商行7.34億股股份,持股8.45%。,為上市掃清“障礙”;7月8日,證監(jiān)會官網便掛出該行IPO招股說明書。
當前,A股候場銀行達到19家,包括11家農商銀行,其中上海農商行、廣州農商行等頭部農商行的上市工作近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這無形中催促著遲遲不見動靜的北京農商行為其IPO工作提速。
此前,該行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2020年將按照工作安排及監(jiān)管要求,對標上市銀行標準,完善IPO工作機制和相關事項,夯實IPO基礎。
去年實現(xiàn)凈利82億元
按照年報披露的資產規(guī)模,截至2019年末,我國前十大農商行分別為重慶農商行、北京農商行、上海農商行、廣州農商行、成都農商行、東莞農商行、深圳農商行、江南農商行、青島農商行、順德農商行。
數(shù)據顯示,北京農商行去年全年實現(xiàn)營收188.39億元,同比減少3.5%。
對此,該行在2019年度報告中解釋,營收下降主要是受市場利率快速下行的影響,利息凈收入同比下降。
盡管營收有所下滑,但凈利卻實現(xiàn)了雙位數(shù)增長。數(shù)據顯示,該行2019年實現(xiàn)凈利潤82.29億元,同比增加13.47%。
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9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同比上升0.59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1以下,為0.95%;撥備覆蓋率達到398.24%;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64%。
(作者:家俊輝 編輯:李伊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