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連續(xù)4天30億元地量逆回購 貨幣政策回歸常態(tài)信號凸顯

2022-07-08 09:57:36 21世紀經濟報道  唐婧

  經濟最糟的時刻已經過去,央行的操作也出現微妙的新變化。

  人民銀行7月7日再度開展30億元逆回購操作。本周以來,央行已連續(xù)4天開展7天期30億元逆回購操作,一共凈回籠3780億元。100億規(guī)模以下的逆回購操作本不多見,連續(xù)四天30億元的地量操作更是屈指可數。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此舉釋放出貨幣政策從格外寬松轉向適度寬松、市場利率逐步回歸政策利率的信號,但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即將轉向。

央行連續(xù)4天30億元地量逆回購 貨幣政策回歸常態(tài)信號凸顯

  據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截至7月7日17:00,DR007加權平均利率報1.5643%,仍然顯著低于作為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逆回購操作利率2.1%。實際上,DR007加權平均利率與7天期逆回購利率倒掛已經持續(xù)了3個多月,這并不是一個常態(tài)現象。

  二者倒掛意味著,一級交易商從央行融入的資金,在銀行間市場以低于當初融入的成本融出,理論上這是不可持續(xù)的,但事實卻是,這一現象已持續(xù)數月。

  DR007遠低于政策利率的情況此前也曾發(fā)生過。2020年4月,受疫情影響央行采取寬松貨幣政策,當時DR007與7天期逆回購利率也發(fā)生倒掛,隨著疫情緩和和經濟好轉,央行收緊流動性,倒掛現象逐步消失。當時的情形或為接下來的資金利率變化路徑提供參考。

  資金利率將逐步回歸常態(tài)

  民生銀行(600016)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4月以來,受全面降準、央行上繳結存利潤、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持續(xù)發(fā)力、財政支出加快以及信貸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市場流動性一直處于較為充裕的狀態(tài),資金利率低位運行,以寬松的資金面穩(wěn)預期、穩(wěn)經濟。

  溫彬指出,目前資金利率低位運行已接近3個月,債市杠桿率較高。隨著經濟進入修復階段,資金利率低位運行的必要性大大降低。為此,7月4日以來,央行連續(xù)進行30億元的逆回購縮量操作,更多是向市場傳遞未來資金利率將逐步回歸常態(tài)的信號,并間接給機構加杠桿行為降溫,避免資金市場波動加大。

  方正中期期貨國債期貨分析師牛秋樂也持有類似的觀點。他對記者表示,今年4月份以來DR007始終處于7天期逆回購利率之下運行,貨幣市場資金價格持續(xù)偏低。這導致金融機構對于短期資金依賴度增大,金融市場杠杠水平提升,從而導致金融風險有所加大。

  牛秋樂指出,現在央行超常規(guī)縮量也是向市場傳達一個信號,貨幣政策操作模式開始發(fā)生變化,引導資金價格向政策利率回歸,邊際收緊市場資金面,也會帶動金融機構調整杠桿水平。

  資金利率回升并非貨幣政策轉向

  5月金融數據大幅回暖或是央行邊際收緊流動性的底氣。人民銀行6月10日披露的數據顯示,5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89萬億元,同比多增3920億元;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量為2.7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億元;5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52.7萬億元,同比增長11.1%。不僅5月金融數據表現靚麗,市場對6月金融數據也充滿信心,多家機構認為6月新增貸款有望在總量和結構上同時改善。

  如果經濟最糟糕的時點已經過去,貨幣寬松的油門松一松也未嘗不可。中信證券(600030)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當前國內局地疫情進入收尾階段,國民經濟將進入全國性的疫后修復階段,這也意味著貨幣政策或將進入一個新階段——回歸本輪局部疫情前的寬信用目標。近日連續(xù)開展30億元逆回購操作,或指明后續(xù)貨幣政策從特殊模式向常規(guī)模式切換。

  牛秋樂也認為,下半年的政策重心將轉向寬信用,通過政策性、開發(fā)性金融工具助力專項債效果發(fā)揮,撬動基建增速水平回升,實現穩(wěn)經濟穩(wěn)就業(yè)的目的。

  國泰君安(601211)研究所宏觀首席分析師董琦表示,此次逆回購縮量幅度和持續(xù)時間均超預期,對短端利率和長端利率都會產生上行壓力,但下半年我國貨幣政策大基調仍是“寬貨幣+寬信用”的組合。就當前經濟基本面和本輪信用擴張速度而言,未來短端和長端利率上行速度和幅度都相對有限。預計短端利率會重新回到政策利率附近波動,而長端利率則需要進一步觀察后續(xù)實體信貸需求回暖的持續(xù)性才能判斷。

(責任編輯:王曉雨 )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