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2日,北向資金凈流入43.25億元,8月至今累計凈流入近170億元。 ]
隨著上周中期借貸便利(MLF)下調,貸款報價利率(LPR)亦如預期下調,與房貸更相關的5年期LPR大幅下調15BP(基點)。
8月22日,北向資金凈流入43.25億元,8月至今累計凈流入近170億元。安本中國股票主管姚鴻耀對記者表示:“中國最近的支持性政策是一個正面信號,我們對前景保持樂觀,特別是在今年下半年刺激措施開始在整個系統(tǒng)中發(fā)揮作用的情況下。一些A股公司于8月開始公布上半年業(yè)績,投資者的焦點逐漸回歸企業(yè)基本面。在業(yè)績期,對于質素較為優(yōu)質的企業(yè),我們對其盈利彈性保持樂觀!
寬松周期延長有助提振情緒
22日,1年LPR下調5BP至3.65%,5年期LPR下調15BP至4.3%。
“1年期LPR下調5個基點預計不會帶來重大影響,但將5年期LPR下調15BP則反映房地產市場相對低迷,并釋放出強烈的信號,表明政策制定者愿意采取更有力的行動來穩(wěn)定市場!本绊榿喬珔^(qū)(日本除外)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對記者稱。
由于疫情反復導致中國經濟下行,寬松周期的延長近期邊際提升了市場情緒,但國際投資者更為關注與地產相關措施的后續(xù)進展。
趙耀庭表示,下調LPR預計可緩解短期壓力,但僅靠放松流動性,對推動房地產市場的有效改善或相對有限!暗侥壳盀橹,由于市場對大型開發(fā)商缺乏信心,抵押貸款利率的下降并未非常有效地帶動房地產銷售回升。政策制定者或將采取更多措施,來提振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
此前就有消息稱,監(jiān)管機構計劃通過指定國有企業(yè)擔保和承銷示范性房企的人民幣債券新發(fā),為這些房企提供流動性支持。多家外資機構人士對記者提及,這一措施相較于5月的信用緩釋工具更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未來,進一步寬松的預期仍存。渣打東北亞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丁爽日前對記者表示,7月的經濟活動邊際走弱,8月由于疫情反復,一些先行指標顯示經濟活動還是比較低迷,同時房地產繼續(xù)對經濟形成拖累!拔覀儸F(xiàn)在認為,10月MLF利率還可能會降低10BP。”
短期而言,區(qū)間震蕩仍是外資的共識,不過姚鴻耀也對記者表示:“盡管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具挑戰(zhàn),但我們看到疫情對增長的影響正在消散,而監(jiān)管壓力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緩解。中國的逆周期貨幣和財政政策寬松也為經濟提供了重要支持?紤]到這一切,我們預計今年下半年股市狀況將有所改善。對于那些長期參與其中的人來說,它將證明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市場。”
新能源產業(yè)鏈仍是焦點
在政策寬松下,成長板塊往往占優(yōu)。無論是近5日、近20日的北向資金增持市值變化情況來看,新能源相關概念仍是不二焦點。
根據東方財富(300059)Choice的數據,過去五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增持市值最大的行業(yè)板塊依次是:電氣設備、電源設備、電力、互聯(lián)網金融、食品、電子元件、輸變電設備、房地產開發(fā)等。
盡管短期包括四川等多地區(qū)限電,或導致硅料價格再度攀升并擠壓中下游利潤,但中長期光伏投資火熱的趨勢難以改變,在全球高溫、極端天氣頻發(fā)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具體而言,四川樂山是光伏上游多晶硅重要生產基地,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和協(xié)鑫科技(03800.HK)均在當地布局重要產能。據硅業(yè)分會統(tǒng)計,當地2021年多晶硅全年產量6.7萬噸,2022年全年產量預計達到12萬噸,占總產量比例為14.6%。多家光伏企業(y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限電有所延長,此外,產線一旦關停,再恢復到正常水平需要一個爬坡周期。不過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整體影響有限,本次限電具有季節(jié)性、臨時性、區(qū)域性的特點,不改中長期多企業(yè)進行產能擴建。本周公告中新老企業(yè)均有產能擴建,電池片環(huán)節(jié)新建產能主要為TOPCon。此外,新增硅料產能的投放也有望緩解暫時的上游價格沖擊。
富達國際亞洲股票投資總監(jiān)繆子美此前對記者表示:“在全球綠色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我們重點關注中國太陽能(000591)行業(yè)的機遇!彼Q,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發(fā)電中的比重從2021年的12%提高到26%。這將推動中國太陽能和風能裝機長期結構性增長,估計每年的太陽能裝機容量將從2021年的55GW增加到2026年的120GW。風電裝機容量將從2021年的48GW增加到2026年的68GW。
除光伏外,近期國際機構也普遍表示出對中國海上風電發(fā)展前景的看好。
瑞士百達主題股票投資基金經理杜一告訴記者:“陸上風電相對成熟,而海上風電未來發(fā)展?jié)摿Ψ浅4螅缟虾5葨|部地區(qū)未來都有可能建設很多電廠,也不存在消納問題。歐洲現(xiàn)在所謂的能源獨立開發(fā)供應鏈也是以海上風電為非常大的推動力,北海的風力發(fā)電資源非常豐富,而很多風機的零部件也來自于中國!
多位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之所以早前風電熱度不及光伏,多是因為市場擔心此前政策推動的搶裝會否出現(xiàn)回潮,加之風電項目比光伏周期長,且多是跨年項目,從項目招標到業(yè)績兌現(xiàn)會出現(xiàn)時間錯位。此外,原材料成本占據了風電成本的八九成,一旦低價訂單確定后,很難兌現(xiàn)出業(yè)績。但今年上游成本開始下降,大型化風機的趨勢明顯,這將最終降低度電成本。同時,即使在今年的低潮期,風電招標量仍非常大,機構預計未來幾年的復合增長率仍將在30%以上。
逐一清理擴大納入的障礙
值得一提的是,中長期MSCI等國際指數擴大納入A股也是吸引資金持續(xù)流入的動能。
早在8月12日,中國證監(jiān)會和香港證監(jiān)會發(fā)布《聯(lián)合公告》,啟動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yōu)化工作,港股通和滬深股通可交易天數年均增加9天、5天。
8月22日,摩根士丹利提及,考慮到實施至少還有6個月時間,短期影響有限,但長期而言是積極的。
此前,MSCI相關發(fā)言人在多個場合提及,投資者認為在進一步納入前要解決的四大挑戰(zhàn)——風險對沖和衍生品工具的獲取、中國A股較短的結算周期、陸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在陸股通中形成有效的綜合交易機制。
近兩年來,中國方面正在逐一解決上述挑戰(zhàn)。例如,8月對于交易假期安排的優(yōu)化就是例證。多位外資投資經理此前對記者提及,中國內地和香港有不少不同的假期,這對投資者造成了不便。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fā)導致A股推遲開市,疊加中國春節(jié)休市,A股總計停止交易近13天,而海外市場已出現(xiàn)劇烈波動,這令國際投資者無法買賣A股,但同時可能面臨客戶贖回需求,容易造成流動性問題。
在衍生品的獲取方面,港交所去年10月推出以MSCI中國A50互聯(lián)互通指數為標的的期貨合約。MSCI董事長兼首席行政官費南德斯(Henry Fernandez)當時在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表示,港交所衍生品的推出將助力投資者強化風險管理能力,提升A股流動性,對香港和國際投資者具有戰(zhàn)略性意義。除了交易假期問題,摩根士丹利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告訴記者,A股能否被進一步擴大納入國際指數,主要還取決于能否解決在岸和離岸結算周期的不匹配問題。這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無疑是一根“硬骨頭”。
她稱:“這將是最大的擴大納入障礙,因為這將影響到整個現(xiàn)有的A股市場基礎設施和相關法規(guī)。因此,即使其他三個問題都得到了充分解決,只要MSCI堅持需要A股完全解決四大問題,那么A股短期要提升納入因子仍不太可能!
費南德斯此前也稱,目前尚未有進一步擴大納入A股的計劃,較短的結算周期問題仍比較棘手,涉及中外不同的交易制度。“中國的結算周期比發(fā)達市場要短,使得國際投資者在尚未決定是否要投資中國股市之前,必須預先轉移資金到中國。”不過,目前20%的納入因子已經不小,外資機構普遍預計,隨著問題得到逐一解決,提高納入因子是長期趨勢。
最新評論